为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及居民应对突发事件、意外伤害的处置能力,5月27日,扶风县红十字会在城关街道组织开展“我教群众学急救”应急救护培训活动,城关街道6个社区50余名工作人员和群众参加培训,通过“场景化教学+沉浸式体验”为基层工作者和居民筑牢生命安全屏障。

此次培训特邀陕西省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安鹏程、李菲两位老师,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与情景化教学,系统讲授了心肺复苏术(CPR)和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使用方法急救核心技术。课程采用“理论+实操”双轨模式,老师们不仅深入浅出地阐释急救原理,更将专业医学术语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实操指南。

在夯实理论基础上,特别设置了沉浸式技能实训环节。两位老师通过标准化示范,逐步拆解急救全流程操作规范:从伤患意识状态判别、紧急呼救要诀,到胸外按压深度频率把控、人工呼吸操作细节,每个步骤均辅以可视化演示和科学原理讲解,帮助学员构建完整的急救思维体系与规范操作能力。

培训现场,“保持肘关节锁定,利用上半身重力垂直施压!”,老师的指导声此起彼伏。参训人员依托高仿真模拟人教具和AED训练机,在安鹏程、李菲两位导师的指导下,严格按照急救程序开展循环演练:以每分钟100-120次的标准频率进行胸外按压,同步掌握开放气道角度控制、人工呼吸吹气量调节、AED使用方法等关键技术参数。

通过“讲解-示范-实操-反馈”四阶递进式训练,参训学员在高强度实训中,实现了从知识理解到技能内化的转化。考核环节采取技能操作与理论应答双重考评,重点检验胸外按压频率深度达标率、通气有效性、AED使用方法及急救流程规范性。


下一步,县红十字会将持续深化“院前急救”体系建设,深入推进急救知识“五进”活动,重点针对青少年、产业工人等群体开展定制化培训。完善城乡AED设备网格化布局,打造“10分钟急救圈”。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,全力构建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护网络,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构筑坚实屏障。
(来源:扶风县红十字会)